上周五和朋友一起去了HURTS asia tour @ TAIPEI , 6點15分到華山等待 ,7點開始進場,
冗長的隊伍前進速度很緩慢。8點在時間表上早就應該開場,布幕在門戶緊閉的廠房空間更
是沉重的毫無動靜,8點20左右,幕後發出小小的聲響,全場的觀眾開始躁動,幕廉一拉開
出現的是不知名的暖場團體,他們也很精采,但畢竟這裡不是他們的場子Im sorry about
that。 等到暖場完畢,又空等了一段時間,場內抱怨的碎念聲開始蔓延。約9:10分,HURTS
終於登場。
就如影片中,舞台上先是一片漆黑,幾盞微弱的光,三個微弱的人影衣裝筆挺、合音、drum
keyboard。接著Theo、Adam步上舞台,一如往常的西奘油頭打扮。可以想像掌聲、尖叫
的聲波幾乎可以震碎中五館。
儘管新一代設計展已經開始,還是要談談前一陣子遭到各界批評的海報抄襲事件。經過一
陣批評聲浪之後,又開始了另一種聲音,開始有人抱怨台創不尊重設計者,給的時間太少
、資金不夠,諸如此類的種種理由。台創的傲慢之類的不討論,其實我也不清楚台創的工
作和意義是什麼。但對於找了種種理由的設計界的人們,請不要把找理由當做灰色能力的
一部分。
這種程度的抄襲,當然只有譴責一途,根本是竊取別人的設計成果罷了。
每個設計人都會承受時間、預算、業主的壓力,儘管是一代巨擘,以柯比意為例,都必須
修正自己的概念與業主協調,何況是平凡不過的我們。
用插畫的風格來表現的案例比比皆是,我們會稱他為風格類似,不會說那是抄襲,但一樣
的動作、一樣的人物,只是長袖改短袖、長髮改短髮,那就是竊取設計。
例如HURTS,音樂的類型也會被分類,網路上的評價亦是有褒有貶,有人拿Take-that、
pet shop boys與他們比較,甚至用詞嚴厲的指出他們之間的相似度有多高,但充其量那
只是一種風格、一種聯想。不管如何,為HURTS著迷的人還是大有人在。
HURTS整體形象的包裝、走向,從服裝、髮型、網站、唱片封面設計、甚至樂手,態度
都完整且嚴謹。
像新一代這樣的海報設計,我們為什麼要買單?也許我只是一個愛碎嘴的人,但比起環境
、比起業主的刁難、預算的低廉,更難以想像執行者對自己的期許到底是什麼?
大家都是如此,感慨著伯樂難求,每天都在理想與現實裡奮鬥,像ANDO說的,每次的設
計都是一場戰鬥,大家都這般努力了嗎?
因為也身處在這水平紊亂的設計圈裡(業主更是),所以可以理解偶爾痛苦到想要解脫的僥
倖心態, 但請拿出平時對設計師這個身分的傲慢。
設計師並不是裹著亮麗糖衣的甜美工作,而是一種不時陷入矛盾、自我掙扎、自我懷疑、
沮喪、無奈,諸如此類痛苦深淵的辛苦工作,尤其是自我要求越高的時候。
不妨試問自己,如果一天伯樂出現了,無價、無限的時間,一個設計案。自己敢接下這個
case嗎? 現在的我,答案是不敢。
所以還在戰鬥。
環境再險惡,都不能輸掉自己。:) 只有不斷的成長阿。
HURTS讓滿心期待的觀眾,苦等了三個小時,你能確保在幕廉拉開的瞬間,觀眾願意回以
如雷的掌聲嗎?
If you worth
在自己也參展之後 感覺
回覆刪除設計在新一代中已經變的廉價
這只不過是個惡性循環
從一開始新一代要學生收取高額場地費用,
回覆刪除又向觀展者收取一筆門票,就覺得新一代只
是讓世貿大賺一筆的生意罷了~
學生費盡心血參展,作品水準卻參差不齊,
而且大部分的人都只是衝著幾間名校去,真
的是,廢了算了。